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广汽埃安是上市公司吗 )

本文目录一览:

热销40万,至今0自燃?枪击试验的弹匣电池2.0真的很强

当我们还在惊叹于刀片电池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的形态时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弹匣电池提供了另一种结构思路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并以通过枪击试验这样的结果拓展了我们的想象。每个行业都是这样,一山还比一山高。

弹匣电池是广汽埃安的技术王牌,目前大规模应用于旗下车型,弹匣电池车型产品已售出近40万辆,累计行驶超101亿公里,依然保持零自燃的表现。可以说,已经有足够多的案例证明弹匣电池经受住市场的检验。此前的针刺试验结果令人折服,但这次2.0枪击试验则更加不可思议——弹睁塌匣电池2.0整包枪击后未发生起火和爆炸,拆开电池系统外壳后,整体结构完整,仅有三个电芯爆裂性损坏,静置24小时后温度恢复至常温,顺利通过了枪击试验。这也是全球范围内,动力电池首次在枪击试验中实现不起火、无爆炸。

作为迄今最严苛的电池安全试验,需要在15米处对预留射击开口的满电电池整包进行射击。当子弹穿透电芯时,速度可达针刺的97.5万倍,创口直径是针刺的7-8倍,可瞬间击穿多个电芯并造成热失控和爆裂性破坏。行业主流的磷酸铁锂单体电芯和行业主流磷酸铁锂模组均发生了明显的热失控和燃烧现象。

这意味着,光靠电芯本征特性无法实现真正的安全。那么埃安到底使用了哪些神奇技能,顺利通过枪击试验,让电池由“冷兵器时代”一下子快进到“热兵器时代”呢?

超稳电极界面

电极界面是锂电子电池中电芯内活性最高的区域,为了保证稳定性,埃安选择以超高稳定性、超高耐热性的纳米陶瓷材料,大幅增加了电极界面韧性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复合集流体材料的应用,可以在热量聚集时快速坍缩,避免持续短路。同时,埃安还在弹匣电池2.0的电解液中加入了耐氧化阻燃剂,高温激活后,可捕获燃烧反应的自由基,断绝持续燃烧的条件。在“超稳电极界面”的防护下,电芯即便发生热失控,其升温速率也能降低20%。

阻热相变材料

相比常规材料,这种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提升了足足十倍,在温度维持不变的基础上吸收大量的热量,配合网状纳米隔热材料,整体的隔热性能大幅度提升40%。另一方面,弹匣电池2.0采用了双层冷却系统,对电芯顶部和底部同时进行冷却,在提升80%整体冷却效率的基础上还同时降低了75%的上壳体温度。

电芯灭火系统

弹匣电池2.0配备了电芯灭火系统,它利用低熔点合金构成了灭火腔,在非常小的高度空间上实现了灭火剂的储存、热失控电芯的自定位和定点喷淋。当电芯发生热失控,大量的灭火剂瞬间精准喷淋到该电芯上。灭火剂可以在吸热气化的同悉陪圆时,捕捉燃烧链式反应的自由基,形成惰性气体氛围,结合埃安的热失控气体排放处理技术,可以消除排气中的火星和99.5%的PM10。这一技术的应用,令弹匣电池2.0成为了唯一自带安全“消防队”的电池技术。

此外,埃安还在主动安全上做足功课。基于车辆大数据开发的第六代云端电池管理系统,大幅提升了自放电异常、冷却异常、电连接异常、隐性绝缘故障等故障的识别能力,防患于未“燃”。主被动技术结合,让电池包得以安全守护。

大侠车谈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2.0以其极致的安全不仅应用到自身产品,还可以拓展至航天、医学等领域,这么看来,广汽埃安更像是一个科技公司,2022年,埃安荣登福布斯全球独角兽榜单。除了在EV领域发布弹匣电池系列、超倍速电池、海绵硅负极片电池、微晶铁锂电池、夸克电驱等核心三电技术,还在ICV领域投入打造了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不缺乏与其他公司合作的底气与实力。目前公司正在推动科创板IPO的进度,可以说,广汽埃安潜力无穷、未来可期。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大侠上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乱好车无关】

埃安单独上市,利润还计入广汽吗

埃安是广汽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埃安公司已经于2021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但是,该公司的利润是否还计入广汽集团,需要具体分析。

首凳芹巧先,从公司股权结构来看,埃安公司虽然是广汽集团的子公司,但其股权结构完全独立,广汽集团持有埃安公司的股份并不超过50%,因此,埃安公司的利润并不直接计入广汽集团的财务报表中。

其次,从财务核算原则来看,埃安公司的利润应该是按照独立核算原则进行计算的。也就是说,埃安公司应该按照独立的财枣键务体系进行核算,分别列示其自身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财务指标,与广汽集团的财务核算是分开的。

综上所述,埃安公司的利润并不直接计入首戚广汽集团的财务报表中,而是按照独立核算原则进行计算。当然,埃安公司和广汽集团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财务联系,比如说埃安公司的业绩好坏可能会影响广汽集团的整体业绩。但是,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弹匣升级 坚持自主开发 埃安留给科创板何等想象空间?

用枪击试验检验电池安全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是不是有些太“变态”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这就是这种近乎变态的试验强度让埃安在技术上始终“先人一步”。

近日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继2021年针刺试验不起火之后,埃安又对自创的弹匣电池进行枪击试验,这也是全球首次,并且实现电池整包枪击不起火,首次解决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了多电芯瞬时短路、爆裂性破坏等极端环境下的电池安全难题,再次定义了电池安全新标准。

这不仅是埃安“在技术领域先人一步”的又一次实践,更是埃安一直坚持自主开发的又一项丰硕成果。目前埃安正在积极筹备在国内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此该板块上市的整车公司,每一项自主,且行业首创或是唯一的核心技术都将是埃安吸筹的砝码。

“变态”的试验

“针刺试验不起火”是目前电池行业检验电池包安全的主流试验,这已基本可以保障电动车日常使用的电池安全了。

但即便有如针刺、挤压、火烧等主流试验手段,达到了不起火的试验结果,可在现实应用中电动车电池起火还是层出不穷,因此对于电池的保护可谓是无止境的,更多的试验样本与数据积累就能为电池多加上一层保险。

弹匣电池技术本就是从安全出发,打造的系统性安全,即从电芯本身安全提升、到被动安全强化、再到软件主动防控的一整套安全技术,同时也是一个软硬件一体化、具备超高防御能力的智能安全技术。这个相比电芯安全更为重要,也袭盯笑更难实现。

在2021年针对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电池进行针刺试验,并取得不起火的成绩后,已在市场上应用了两年时间,如今弹匣拍含电池技术已进化至2.0版本。

全新的版本在初代弹匣电池的基础上,突破性研发了超稳电极界面、阻热相变材料、电芯灭火系统等一系列原创安全技术,实现了极致的电池安全防护。

其中“超稳电极界面”技术通过具有超高稳定性、超高耐热性的纳米陶瓷材料应用,以及复合集流体材料与耐氧化阻燃剂应用,保障电芯即便发生热失控,其升温速率也能降低20%。

而阻热相变材料是埃安与中国航天合作开发的,能在温度维持不变的基础上吸收大量的热量,配合网状纳米隔热材料,整体的隔热性能大幅度提升40%。加之双层冷却系统,整体冷却效率可提升80%,同时还降低了75%的上壳体温度。

电芯灭火系统则是利用低熔点合金构成了灭火腔,在非常小的高度空间上实现了灭火剂的储存,当电芯发生热失控,大量的灭火剂瞬间精准喷淋到该电芯上,并形成惰性气体氛围,结合埃安的热失控气体排放处理技术,可以消除排气中的火星和99.5%的PM10。

有了三大新增技术的加持,让弹匣电池2.0的综合热失控管理能力提升了5倍,可抵抗多个电芯同时热失控带来的冲击力。

这恰巧应对了枪击试验,因为当子弹穿透电芯时,速度可达针刺的97.5万倍,创口直径是针刺的7-8倍,可瞬间击穿多个电芯并造成热失控和爆裂性破坏。从针刺到枪枪击,埃安针对电池安全的试验都达到了不起火,并静置24小时后温度恢复至常温的效果,再次重新定义了电池安全新高度。

不能被卡脖子

通过弹匣电池技术的快速升级,可以看出,埃安在坚持自主开发方面的决心与能力,而其实这种理念是广汽人在技术上“不愿被卡脖子”的心态造就的,现在更融入了广汽的造车基因。

彼时,广汽传祺推出的第一代传祺GS8在市场上相当火爆,一度被誉为中国品牌打破外资在中型SUV主导权的先锋,可该车所应用的爱信变速箱断货,导致GS8高开低走,让广汽传祺深受打击。

埃安在发展之初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该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轿车——AION S在当时市场上有着最长续航里程等诸多优势,这得益于宁德时代的NCM811电池。但该电池在应用中并不稳定,起火事件频发,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一直未能理清,这也导致了埃安与宁德渐行渐远。

自2019年后,埃安方面不仅开始更多应用中航锂电的电池,更宣布投资109亿元,自主设立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前瞻电池技术开发及应用,走出合作+自研的双轨并行之路。

而在EV(电动)及ICV(智能汽车)技术方面,埃安在近几年自则中主可控研发的成果颇丰。在EV领域,这当中不仅有弹匣电池技术,还有超倍速电池、海绵硅负极片电池、微晶铁锂电池、夸克电驱等核心三电技术。

在ICV领域,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已实现超视距召唤泊车、高速NDA、城市NDA和智能座舱技术的加速迭代升级,去年11月更是发布了全新一代星灵电子电气架构,可通过多融合感知系统,为用户带来全天候的安全智驾体验。

有了在业内更为先进的自主核心技术的加持,埃安在市场上的销量突飞猛进。今年前3个月,埃安累计销量80308辆,同比增长79%。2022年该公司累计销量27.1万辆,同比增长126%,创造销量增速新纪录,今年目标是保50万辆,冲60万辆。

同样,埃安在对外合作上也更加硬气。如与华为的联合开发模式就于近日宣告终止,华为降至为供应商身份,而这个被定名为AH8的开发项目也已由埃安自主开发。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华为比较强势,什么都想参与和决策,而且华为的产品很贵,又不让价,埃安根本没有利润空间可言。

“自己有实力研发,用供应商可用之处,不能受制于人”这应该就是目前埃安的技术思路,而因此所形成的技术成果、研发实力及完备的产业链布局正是埃按即将要登陆的科创板所看重的。尤其是拥有如业内唯一、全球前几这样属性的技术加持,必将让埃安在资本市场上大受追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事经典,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综合研判:枪击不起火,埃安弹匣电池2.0技术深度解析

2023年3月30日晚,初代弹匣电池发布两年后,埃安举办了弹匣电池2.0枪击试验发布会,首次实现了电池整包枪击不起火,解决了极端情况下的电池安全问题,为电池系统安全提供了埃安方案。

1、弹匣电池2.0经枪击试验后,不乱好起火、不燃烧、不爆炸:

为了全面检验弹匣电池2.0的安全性能,埃安特别对其进行了由前向后纵向枪击试验,并且试验条件对比针刺试验更加苛刻。

此次试验采用的设备为符合北约制式标准自动步枪以及所发射的5.56mm口径子弹。

需要注意的是(1),在15米的距离对弹匣电池2.0射击,穿透速度为97500mm/s、击中电池壳体瞬间所造成的创口直径超过60mm、造成损坏程度为爆裂性、瞬间重创3组纵置电芯。

进行枪击试验时,5.56mm口径步枪弹从弹匣电池2.0前端射入,击穿2组电芯后停留在最后1组电芯内部。

红色箭头:步枪弹射入弹匣电池2.0下壳体位置

显然,对弹匣电池2.0进行的枪击试验的条件和损坏远远高于针刺试验,且几乎不会在日常民用车辆使用场景中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2),此次枪击试验的重点是弹匣电池2.0安全解决电池在枪击的极端情况下,因枪击产生的多电芯瞬时短路、爆裂性破坏等难题,而非测试弹匣电池2.0外壳体在击穿瞬间的防护性。因此埃安特别在弹匣电池2.0外壳体钻孔(47mm口径),以此降低子弹穿透电池外壳体的阻力,保证精准击穿电芯。

在弹匣电池2.0完成枪击试验后,持续释放烟雾时间为6分36秒(快速向外界释放热量),被击穿的电芯单体损坏,但是相邻的电芯仅温度提升至185摄氏度,未发生热蔓延。

被击穿的3组电芯的结构完整(没有扭曲以及破损),壳体发生破损(击穿创口)。

静置24小时,弹匣电池2.0电压归零,本体温度恢复至环境温度,没有起火、燃烧和爆炸。

在此次动力电池枪击试验中,埃安弹匣电池2.0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此次同场测试的磷酸铁锂电芯和模组在经过枪击试验后,动力电池迅速升温并起火燃烧,而弹匣电池2.0并且没有出现起火和爆炸的现象,充分展现出弹匣电池2.0强大的安全实力。

弹匣电池2.0枪击试验成功的核心技术优势:

在对弹匣电池2.0进行枪击试验的过程中,3组电芯被破坏(击穿),电解液没有因为瞬时升温而起火、释放的热量以白雾的形式快速导入外界,相邻受体的电芯仅温度提升而没有受损。综合这些表象状态可以发现,弹匣电池2.0在电芯层面和封装层面进行了改进与强化,甚至结合了硬件与软件加强了安全性。

电芯层面-添加了带阻燃功能的电解液、或可看做是向半固态电解液进化的态势(电芯层面安全设定);

热管理层面-电芯上下设定双层液冷板、加强瞬时散热效率(热管理层面安全设定);

主动安全层面-动力电池壳体内增设喷淋设施、在热失控时强化主动安全能力(硬件安全设定);

24小时云监控-全天候对电芯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监控,第一时间获悉电异常、冷却异常、电连接异常等安全隐患(软件安全设定);

需要注意的是(3),弹匣电池2.0系统安全解决方案结合电芯、热管理、主动喷淋、24小时云监控等多种悉陪圆技术。

尤其是电芯内部的带有阻燃功能的电解液,在传递电子穿越性与安全活性的矛盾点,寻求了一个平衡点。

创新应用双冲压铝板钎焊技术,达成了电芯上下端设定2组水冷板的技术优势。由此增加冷却面积(+100%)、强化主动冷却效率(+80%)、有力的降低下壳体温度(-75%)且缩短热量传导路径(-50%)。同时可精准识别热失控电芯位置,释放灭火材料,成为全球唯一电池安全“消防队”。

3、初代弹匣电池是弹匣电池2.0枪击试验成功的基础

初代弹匣电池在行业中首次实现了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其发布至今,已经有超40万台车搭载运行,总里程超过100亿公里且没有发生一宗燃烧事故。丰富的用车案例及车主行驶睁塌里程使得埃安储备了庞大的真实数据,为弹匣电池的更新迭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弹匣电池2.0实现枪击不起火的根本原因。

此外,埃安自2011年起,投入长期资源与技术积累,形成了大量的技术成果与人员储备,这也使得埃安具备研发更具挑战的弹匣电池2.0的硬实力。

笔者有话说:

弹匣电池2.0通过枪击试验的根本原因,在于埃安高度重视车主的核心利益,始终致力于创造更好的中国新能源整车市场发展新业态的企业社会责任。正如埃安副总经理张雄在发布会上所言,“推动社会进步,是埃安的不懈追求”。

因此埃安原创研发的弹匣电池2.0不能只被单纯的看作是一种技术行为,更应被看作为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新标杆,它展现出了以埃安为代表的有担当的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所具备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可以预见的是,当弹匣电池2.0在集成整车时,埃安势必还会带来整车一体化热管理控制技术、电驱动技术以及全车电控技术的大幅提升。

如今的埃安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和雄厚的研发实力,技术井喷期也已经到来。强大的技术背书为埃安的市场认可度提供了充足底气,数据显示,今年3月埃安又创销量新里程碑,单月月销超4万!

3月31日晚,埃安在持续热销基础上乘胜追击,推出2023款AION Y Plus 与2023款AION S Plus,新款上市后,AION Y Plus价格区间为11.98-15.38万元,AION S Plus价格区间为14.98-16.58万元,进一步提升双车竞争力,相信埃安将再迎热销爆发期,这个记录也将被不断刷新!

不难想象,当被市场高度认可的埃安以科技巨头的身份冲刺科创板,留给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将多么巨大。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组出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换个角度看车市,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4月车企销量抢先看,埃安再破4万大关,合创表现惊喜

今天是5月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的第一天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各家车企也开始陆续公布4月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的销量情况,那么它们的具体表现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抢先来为大家进行信息汇总。

广汽埃安

4月销量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41012辆

埃安无疑凯差册是第一批公布销量车企中的C位选手,它销量41012辆,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302%。1-4月累计销量121,320辆,同比增长120%。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埃安继今年3月,销量再次突破4万辆。

根据此前的规划,广汽埃安在2023年的目标是保50万辆、争60万辆,目标增长率需达到84.5%以上。而从目前的增长势头来看,今年完成销量目标的可能性会很大。

虽然埃安4月份的具体车型销量尚未公布,但从以往的销量构成来看,埃安的主力车型主要还是AION S和AION Y。而后续的销量增长点将是此前预售的Hyper GT,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21.99-33.99万。

据悉,新车将会在6月上市,并年内开启交付。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说,“Hyper GT从庆升产品、性能、颜值、做工等全面超越Model 3。作为参考,特斯拉Model 3的指导价为22.99-32.99万。

Hyper GT的长宽高分别为488618851449mm,轴距为2920mm,定位为中大型车,整体尺寸要比定位中型车的特斯拉Model 3更大。新车采用了同级别罕见的旋翼门设计,并配备了电动尾翼、3颗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高通骁龙8155芯片以及ADiGO 5.0人机交互系统等。

Hyper GT有两种动力版本可选,其中560和600版本最大功率180kW,最大扭矩355N·m,百公里加速6.5秒;710版本最大功率250kW,最大扭矩430N·m,百公里加速4.9秒。

续航方面,新车全系均配备了第二代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并有560km、600km和710km三种版本可选,其中600km版本支持换电,根据官方介绍,其计划2023年内在广州市辖区内建成220座充换电站,2025年增加到1000座,未来还将拓展到全国。

理想汽车

4月销量广汽埃安回应科创板上市:目前上市板块未确认:25681辆

理想汽车4月份的销量同样可圈可点,数据显示,其4月交付25681辆,同比增长516.3%,并且这已经是其连续两个月交付超2万辆。目前理想旗下有理想L9、L8、L7和理想ONE四款车型,产品售价均超过30万元。

而4月份卖得最火的是理想L7,单月交付破万辆,这也是中国品牌首个起售价30万以上实现单月交付过万的五座SUV。

理想L9

理想L8

理想L7

截止到4月底,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为 335599 辆,属于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而根据规划,到2025年,理想汽车将盯宏形成“ 1款超级旗舰车型+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

哪吒汽车

4月销量:11080辆

作为去年“造车新势力”的销冠,哪吒汽车也公布了4月销量,数据显示,其共交付11080辆新车,与去年同期的8813辆相比,同比增长26%。与上月的10087辆相比,则增加了将近1千辆。

具体车型来看,哪吒V系列交付量4727辆,哪吒U系列交付3821辆,哪吒S交付2237辆,哪吒GT交付295辆。值得一提的,双门四座纯电跑车哪吒GT在上海车展期间刚上市不久,所以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月的销量。

官方对哪吒GT的定位是“新一代GT科技电跑”,官方指导售价17.88-22.68万元。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15/1979/1415mm,轴距为2770mm,即主流A级车的尺寸。而在设计方面,新车前后保险杠、侧裙、侧摄像头底座、侧窗饰条、前机舱装饰件等均可以进行官方个性化改装。

动力方面,新车将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选择,其中后驱车型最大输出功率为170千瓦,峰值扭矩310牛·米;而四驱车型综合输出功率340千瓦,峰值扭矩620牛·米,零百加速成绩仅3.7秒。续航方面,哪吒GT提供综合工况560公里、660公里和580公里(四驱)三种续航可选。

合创汽车

4月销量:4193辆

数据显示,2023年4月合创汽车共交付4193辆新车,与上月的3098辆相比,环比增长35%。虽然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这样的销量表现并不算亮眼,但是它的发展势头却是肉眼可见的,2021年合创的总销量还不到3千辆,而2022年攀升到2万辆,如今月销超4千辆,已经是一个很让人惊喜的成绩了。

目前合创汽车在售车型包括紧凑型SUV合创Z03、中型SUV合创007和中型车合创A06等三款车型,另一款中大型MPV合创V09即将上市。

合创V09将基于H-GEA合创自研全球纯电架构打造,是全球首款标配800V高压系统的量产MPV,并提供超级快充方案,最快充电5min,续航增加≥200km。

新车还将搭载激光雷达和双8155芯片等配置,目前官方尚未公开新车的动力参数,续航方面,官方综合续航里程超过750km。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知行动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3月新能源车企销量盘点:埃安首次破4万,小鹏持续低迷

今年1月份,在补贴退坡和春节效应的影响下,新能源市场未达到人们的耐派预期。2月份,市场呈现回暖迹象,多家新能源车企的交付有所反弹。3月份,史诗级的汽车降价浪潮席卷而来,数十家车企纷纷下调新车价格,行业内卷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不禁让人对3月份的销量神咐数据产生好奇。4月1日,多家新能源车企也如往常一样集体公布上月的交付数据。整体来看,3月份的新能源市场还算乐观,游亩纯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实现了同比或环比正增长。

埃安

来自“国家队”的埃安,3月份销量达到40016辆,首次突破4万辆关口,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3%。今年第一季度,埃安累计销量80308辆,同比增长79%。近两年来,埃安销量一路高歌,持续领跑新能源赛道,行业称之为“埃安现象”。据悉,埃安将在年内冲刺科创板上市,其扩张雄心日渐显现。

理想

上个月,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2.0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8.7%,再次实现单月交付超2万辆的成绩。截至3月底,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30万辆,达到30.99万辆。根据理想汽车此前规划,预计一季度交付量在5.2-5.5万辆,同比增长64%-73.4%,如今看来,这个目标已经顺利实现。

蔚来

蔚来汽车3月份交付新车1.03万辆,同比微增3.9%,但环比下滑了14.6%,交付量在新势力中排行第二。具体来看,蔚来的SUV车型交付新车3203辆,轿车交付新车7175辆。根据规划,蔚来预测一季度交付量在3.1-3.3万辆,一季度实际交付新车3.1万辆,同比增长20.5%,顺利完成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蔚来2023年的目标是交付24.5万辆新车,以第一季度3.1万的交付量来看,想实现年度目标还是挺有压力的。

哪吒

哪吒是新势力中的后起之秀,过去一年的销量非常强势。3月份,哪吒交付新车10087辆,同比下滑16.12%,环比增长0.14%。现阶段,哪吒汽车已有哪吒U、哪吒V和哪吒S三款车型在售。上个月,哪吒V车系交付4793台;哪吒U车系交付3088台;哪吒S交付了2206台,环比增长了8%。今年第一季度,哪吒汽车累计交付新车26176辆,同比下滑47.25%。看得出来,哪吒的销量增长似乎到来了瓶颈期,高端车型哪吒S并没有给这个品牌带来明显的增长动能。

小鹏

曾经和蔚来、理想“肩并肩”的小鹏汽车,已经跌落了新势力第一梯队。3月份,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7002辆,环比增长17%,虽然增幅还不小,但这主要是因为1、2月份的销量基数太低。3月10日,小鹏P7i正式上市,新车在智能驾驶层面有了较大的提升,被视为小鹏扭转颓势的契机。从销量来看,P7车型3月总交付量在3030辆,环比增长32%,可见小鹏P7i的到来似乎也没有达到力挽狂澜的效果。小鹏想要重回巅峰,还要做出更大的改变。

极氪

极氪汽车3月交付新车6663辆,同比增长271%,环比增长22%,按照这个趋势,极氪赶超小鹏是迟早的事情。此前,极氪汽车确立了年销14万辆的交付目标,其中极氪001、009及极氪X预计分别交付7万辆、3万辆和4万辆以上,共计14万辆以上。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极氪后续还得加把劲。

零跑

零跑汽车在3月共交付了新车6172辆,环比提升93%。据悉,零跑C11车系单月锁单10000+,C平台系列新品订单占比80%。3月份,零跑C11增程上市,进一步扩充了C11车系阵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销量增长。和很多走高端路线的新势力品牌不同,零跑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素有“价格屠夫”之称,擅长用货真价实的实惠打动消费者,这为其赢得了一大批拥趸。

综上所述,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在3月份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市场的回暖速度肉眼可见。不过也要看到,价格战仍未有平息的迹象,燃油车的价格下探会给新能源带来“阵痛”,加之“油电同价”口号的响起,也会加重新能源市场的极限内卷,接下来的几个月,新能源车企注定是不能舒服躺赢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大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上一篇:荣耀v9快充一般多久(荣耀v9快速充电 )
下一篇:字节旗下火山引擎发布大模型训练云平台:支持万卡训练,集群性能提升3倍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