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与图森牵手量产无人卡车,采埃孚在自动驾驶上储备了哪些关键能力
- 2、不止做变速箱 采埃孚的“野心”还很大
- 3、采埃孚收购Apex.AI股份 加速软件业务发展
- 4、ES 2020:汽车出行有哪些亮点?不如先看看这篇剧透
- 5、将于年底建成/一期投资7亿 采埃孚广州技术中心正式动工
与图森牵手量产无人卡车,采埃孚在自动驾驶上储备了哪些关键能力
1.采埃孚牵手图森未来,落子商用车自动驾驶
最近,德国一级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ZF)与自动驾驶卡车解决方案开发商图森未来宣布将联合研发量产化的无人驾驶卡车系统。
两家企业具体的合作内容包括:
融州燃薯合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感知技术;
自动驾驶控制技术;
车规级中央处理平台——采埃孚 ProAI;
采埃孚将为图森提供工程技术支持,推进自动驾驶卡车系统的前装配置工作。
双方的合作将在今年的 4 月正式启动,未来合作的产品和系统将供应全球市场。
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采埃孚+图森将组成自动驾驶卡车领册者域的新型 Tier 1,这样的一种合作模式值得行业内其他 Tier 1 和创新公司借鉴。
在采埃孚和图森未来达成合作之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叫英伟达。
一方面,英伟达 2017 年参与了图森未来的 B 轮融资,作为战略投资方取得后者 3% 的股份。图森未来的自动驾驶卡车方案也采用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每年英伟达的 GTC 大会上,图森未来的原型车都没有缺席。
另一方面,英伟达在 2017 年 CES 上与采埃孚建立了合作关系,采埃孚基于英伟达的 Xavier 打造了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ProAI,这一产品被采埃孚寄予厚望,如今已经推进至第四代。
缘分归缘分,最终促成采埃孚和图森未来合作的还是两家公司在技术上的互补性以及自动驾驶发展战略相互契合。
所谓技术上的互补,指的是采埃孚在自动驾驶传感器、计算硬件以及控制技术方面有非常深厚的积累,而图森未来则长于自动驾驶系统整体算法。两者展开合作,对于开发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大有裨益。
而在自动驾驶方面,采埃孚在今年 CES 上已经确立了重点开发乘用车 L2+ 级自动驾驶系统以及商用车/城市客运 L4 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战略方向。
图森未来是专注做 L4 级自动驾驶卡车解决方案的创新公司,采埃孚此时选择图森未来最合适不过。
图森未来在美国的运营势头良好,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他们目前已经拥有了超过 20 家邮政快递、电商、物流行业的客户,管理着超过 50 台自动驾驶卡车的车队,未来还将开辟新的运营线路。
按照图森未来的规划,他们要在 2021 年实现全无人化的货运服务,有了采埃孚的助力,这一目标在实现起来又增加了更多确定性。
事实上,在选择图森未来之前,采埃孚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布局,而且成效初显。
今年 CES 上,采埃孚也宣布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商业化进展:
其一,采埃孚自研的 coASSIST 系统可以以 1000 美元以下的价格为驾驶员带来安全舒适的体验。这套系统满足欧洲新车评价规程 2024(Euro NCAP 2024)测试要求,可以提供常用的 L2+ 功能,该系统将于 2020 年底前与一家亚洲主流汽车制造商合作进行投产。
其二,基于 ProAI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采埃孚目前正在为一家全球商用车制造商开发针对 L4 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计划于 2024/25 年上市。
此番,选择图森未来进行合作,只是采埃孚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落下的一子,后续应该还会有更多新的动作。
那么,段扒采埃孚为实现自动驾驶,都备下了哪些弹药呢?
3.采埃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全面布局
采埃孚在 2016 年提出了「See Think Act」的自动驾驶技术开发路径,已经成为了采埃孚一以贯之的策略。
所谓「See」,就是自动驾驶感知,包含了各类传感器硬件以及系统;所谓「Think」,指的是自动驾驶的计算单元,也就是 ProAI 中央处理平台;而「Act」,则是采埃孚的传统强项,与车辆控制相关的底盘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传动装置等都归于其列。
这些年来,采埃孚一直在围绕着「See Think Act」路径进行着自动驾驶能力的搭建,方式包括了投资、收购以及战略合作。
2018 年时,新上任的采埃孚 CEO 沃夫翰宁·施艾德(Wolf-Henning Scheider)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方面投资约 120 亿欧元(约 140 亿美元)。这意味着采埃孚接下来每年要拨款 28 亿美元投入上述研发。
粗略预计,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每年应该不会低于 10 亿美元量级,这样规模的投入不亚于自动驾驶领头羊 Waymo。
「See」
先从「See」所代表的传感器和感知技术说起。
采埃孚的传感器系列硬件包括最新一代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声音传感器。它们被用于监测车辆内外部环境,从而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在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领域,采埃孚已经是深耕多年的老兵。
2018 年时,采埃孚推出了最新一代摄像头 S-Cam4 系列,这是一款高性能的单目前视摄像头,体积非常小。摄像头采用了 Mobileye 的 EyeQ4 图像处理器,可选 2.3MP 高分辨率成像仪以扩大视野的长度和宽度,目前在自动紧急制动应用(包括行人保护)中被评为 ASIL B 级。
2019 年 6 月时,采埃孚又开发出了专用于商用卡车的 Dual-Cam 双镜摄像头,同样搭载了 Mobileye 的 EyeQ4 处理器。该摄像头可与采埃孚其它 ADAS 技术配合使用。
Dual-Cam 是采埃孚 S-Cam4 系列产品其中之一,有它的辅助,车辆可以实现包括交通标志识别、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居中保持、物体及行人监测、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
此外,2019 年,采埃孚还宣布与海拉(HELLA)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视觉系统、成像和雷达传感器技术方面全面合作。双方第一个摄像头系统联合开发项目预计在 2020 推向市场。
在毫米波雷达领域,除了传统的 77GHz 雷达 AC1000/AC100/AC20,采埃孚还在 2017 年收购了 Astyx 公司大约 45% 的股份,后者主要生产超高频率的雷达传感器和模块化产品。
这家公司的产品包括短距和长距雷达,可以检测到物体的相对距离和速度,分辨率高,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精准感知行人和物体厘米级别的动作变化。
激光雷达现在是业界公认的在 L4 级自动驾驶车辆上必备的传感器。2016 年时,采埃孚就收购了位于德国汉堡的激光雷达公司 Ibeo 40% 的股权。
2019 年 5 月 20 日,采埃孚联合 ams(艾迈斯)、Ibeo 共同推出了面向汽车行业的固态激光雷达系统。但针对这一系统目前还没有太多细节信息,只知道大概会在 2021 年投入应用。这一系统目前还没有公布细节信息,预计会在 2021 年投入量产。
这一系列在「See」层面的布局,让采埃孚拥有了全面的自动驾驶感知能力。
「Think」
在「Think」层面,其实指的就是采埃孚一直以来力推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ProAI。
2017 年 CES 展上,该平台首次亮相,吸引了众多关注。经过两年的迭代,2019 年 CES 上,ProAI 的第四代产品 ProAI RoboThink 控制器迎来首秀。
第一代 ProAI:入门级型号,符合所有 NCAP 2022 标准。
第二代 ProAI:具有足够的计算能力,部分满足高度自动化的 2 级自动驾驶及 3 级自动驾驶。
第三代 ProAI:提供了广泛的模块化功能,并在三块性能主板上集成了不同的芯片,这将为 4 级自动驾驶提供实时数据处理所需的计算能力。
第四代 ProAI RoboThink:新增可拓展的计算能力和自带图像处理器。
ProAI RoboThink 平台自带图像处理器,拥有逾 150 teraOPS 的计算能力(相当于每秒 150 万亿次计算),且可模块化组合最多 4 个单元,实现约 600 teraOPS 的总计算能力。
该平台结合采埃孚的传感器组件,能助力 L4 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车辆与共享服务。
另外,在 2019 年上海车展上,搭载采埃孚第二代 ProAI 产品的采埃孚 coPILOT 样车也进行了亮相。
coPILOT 系统能满足 L2+ 自动驾驶的需求,适用于半自动驾驶,更可以由语音来控制,coPlLOT 将于 2021 年开始量产。
事实上,采埃孚现阶段已经决定要在乘用车 L2+ 自动驾驶系统上发力,并且研发了几套产品,具体包括:
采埃孚 coASSIST——是一种经济型的 L2+解决方案;
采埃孚 coDRIVE——扩展了交通拥堵辅助和高速公路驾驶辅助功能;
采埃孚 coPILOT——专为实现 L2+至 L4 自动驾驶的高级计算能力和处理能力的可扩展性而设计,可提供包括解放驾驶员的双手和双脚、自主变道和超车,自主车库停车和路线学习等功能。
「Act」
谈及自动驾驶的「Act」执行部分,就回归到了采埃孚这家百年供应商的传统强项。
自动驾驶车辆归根到底还是一辆车,底盘、转向、传动、制动系统等传统部件缺一不可。
脱离这些专业知识去打造自动驾驶车辆注定是空中楼阁,所以我们会看到 Waymo 最终选择和整车厂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合作。
采埃孚是世界公认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和底盘技术全球领先供应商。即使做到了当时全球零部件供应商中前 10 的营收,采埃孚仍然在 2015 年 5 月宣布斥资 135 亿美元收购美国天合汽车集团(TRW)。
时任采埃孚 CEO 的斯特凡?索默(Stefan Sommer)博士简单阐述了启动这一收购的理由:「天合在乘员安全系统和电子技术以及转向和制动技术方面的经验是对我们原有产品组合的完美补充,整合后能够发展得更远。」
采埃孚收购天合之后,后者被纳入采埃孚成为一个新的事业部——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事业部,但保持独立性及品牌。后来经过快速整合,采埃孚和天合最终以统一的形象对外示人。
通过这起收购,采埃孚的原有产品组合得以补强,而且还收获了诸多自动驾驶相关的关键技术。因为天合此前已经开发了各种车辆智能化安全技术,包括车辆动态控制、电子稳定性控制、碰撞预警、驾驶辅助等等。
收购天合四年后,采埃孚又开启了并购的步伐。
2019 年 4 月,采埃孚宣布以每股 136.50 美元(总价约合 70 亿美元)收购威伯科(Wabco),两家联手将成为一家领先的全球性商用车技术集成系统供应商。此收购案将于今年二季度完成。
威伯科是领先的变速制动系统、技术和服务供应商,其产品和服务包括集成制动系统和稳定控制、空气悬架系统、自动变速控制产品,以及空气动力学、远程信息处理系统和车队管理解决方案。
采埃孚称,收购威伯科是其下一代出行战略的其中一环,并将扩大公司的能力至包括商用车制动解决方案。
这对自动驾驶功能的落实起着核心作用,当中包括卡车和挂车的紧急制动系统。
说起卡车的制动,图森未来 CEO 陈默曾提到,「除了刹停难以外,卡车结构松散、高速行驶时零部件易抖动,对传感器的安装和坐标定位有较高要求;同时,卡车重心高、车体长,导致转弯容易翻车,车的载重也会影响车身平衡性。」
通过收购威伯科,采埃孚的工程师未来可系统化解决自动驾驶卡车制动难、抖动、侧翻等相关问题。
当然,从更为长远的目标来看,采埃孚是希望通过威伯科的技术积累,在商用车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层面加快步伐。
4.可复制的「采埃孚+图森未来」模式
通过收购、投资与合作,采埃孚已经在自动驾驶的「See」、「Think」和「Act」层面完成了比较全面的布局。
同时,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推进策略上,采埃孚也确立了乘用车 L2+ 与商用车 L4 的大方向。
采埃孚 CEO 沃夫翰宁·施艾德明确说过:「对于乘用车来说,我们看到了 L2+概念的最大潜力,它能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并使所有驾驶员都能使用;就商用车而言,我们已经看到了客户对 L4 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旺盛需求。」
在这样一条前进道路上,选择与图森未来合作是采埃孚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率先落下的一子,未来还会有更多动作有待展开。
从整个大行业来看,传统 Tier 1 + 自动驾驶创新企业的组合也有可能成为比较主流的商业合作模式,这样的组合将成为服务于自动驾驶车辆量产的新型 Tier 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不止做变速箱 采埃孚的“野心”还很大
60秒速读全文
1、采埃孚是综合性的技术供应商,为主机厂提供“较为中性的”解决方案。其为自动驾驶 汽车 打造的超级计算机ProAI,单从算力的角度看,大约有2年的领先期。
2、cubiX是一款集成众多底盘系统协调能力的新软件,能完美协调自动驾驶 汽车 的运动控制,并能提供更多的驾驶功能。
3、深耕中国本土化依然是采埃孚的发展方向,与以往不同的是,采埃孚将在中国实现与全球同步的研发实力。
● 谈技术能力:采埃孚是综合技术供应商
采埃孚将“零愿景”归结为三个关键词:See、Think、Act,这也恰好对应自动驾驶技术里的“感知”、“决策”、“执行”。针对未来出行的想法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自动驾驶、电驱动(电动机和电力电子设备等)、综合安全(如安全带、车外气囊等)、车辆移动控制(减震、转向系统等)、智能物流、数字化。当然,自动驾驶是采埃孚未来出行战略的核心,并将围绕此技术落实场景应用,比如智能物流。
就采埃孚而言,由于其百年的发展 历史 ,在执行层( 汽车 移动控制)其实有着很深厚的技术积累;而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技术合作,也逐渐补齐了感知层的体系化能力,比方说和Ibeo联合开发固态激光雷达等。在采埃孚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中,“声量”最大的就是其不断迭代推出的ProAI,这也是决策层的明星产品,属于自动驾驶 汽车 的“大脑”。
ProAI是采埃孚和英伟达合作共同推出的车用超级计算机,英伟达为采埃孚提供了芯片。在今年1月美国CES上,采埃孚推出了第四代ProAI产品——ProAI RboThink,适配L4级自动驾驶应用。RobThink的算力可达到150TOPS(TOPS:万亿次每秒)。由于RobThink具有灵活的拓展性,最多可模块化组合4个单元,最高算力可以达到600TOPS。
谈及ProAI产品的综合性能在行业内的水平,綦平称,“从算力的角度来说,在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应用的情况下,ProAI在业内有2年的领先期。”
其实,除了英伟达之外,采埃孚已经拉拢一系列合作伙伴构建起了自己的技术生态圈,在这个圈子里还有百度、海拉、IBM、佛吉亚、e.GO等等。采埃孚也不再仅仅提供变速箱,而是综合性的技术供应商,用綦平的话来说,采埃孚所提供的是“比较中性的方案”。
“e.GO Mover这个项目,并不是采埃孚要造车,而是将采埃孚现有的系统能力在一辆车上进行展示。有了能力的展示握颂族,主机厂才可以信任你。”綦平在谈到e.GO Mover时表示,e.GO Mover所有的能力都来自采埃孚,而e.GO方面则侧重于制造和营销。“主机厂可以买一整套方案,也可以买其中一部分,甚至仅是ProAI或者是雷达。采埃孚准备为 汽车 行业提供一个比较中性的、模块化的平台。”
● 谈cubiX:更智能的底盘系统协调
自动驾驶需要像ProAI这样的“大脑”来解决车辆决策规划的问题,但在具体执行时,在运动控制方面同样也需要一个“神经中枢”来解决协调控制的问题,例如如何把转向、减震和制动等诸多子系统完美地协调好。采埃孚把这种能够实现更智能化的底盘控制能力的产品称作“cubiX”(类似于一个智能底盘控制“协调员”)。cubiX是一款集成众多底盘系统协调控制能力的新软件,其作用是集中控制车辆的所有执行系统,这些执行系统通常影响着用户的安全和乘车体验。綦平称,“大写的‘X’,意指能够联合n多的信息。”
以传统 汽车 为例,比如刹车和转向是独立的两套系统,能够使这两套系统完美配合也是因段弊为有一个强大的“大脑”在协调,而这个大脑就是人。但在自动驾驶 汽车 中,如何来协调各子系统,并将车控制到什么样的状态就是一个新问题了。而采埃孚要做的就是模拟人类驾驶员来实现趋势控制,或者说是阶段性控制。
那么如何来简单理解自动驾驶 汽车 更协调的底盘控制呢?綦平例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前面是一个红灯,还有10秒就变成绿灯了。人类驾驶员预感到通不过路口,会如何决定呢?他马上把油门松开,然后让 汽车 慢慢移动过去。反之也可能是松开油门再慢慢刹车。那么在自动驾驶 汽车 中,樱孝得到了一个信息,怎么去控制这一段距离。我们现在是以 汽车 动力学为导向,基于车所在状况做控制,使得最终‘大脑’做的决定是唯一的、有效的。否则的话,甚至在不同的场景做出两个完全是矛盾的判断,又是刹车又是加油。简单地说,就是把决策控制做协调。”
随着 汽车 不断智能化,其辅助系统和机电一体化的执行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cubiX就能够以灵活的方式来协调这些子系统,为未来 汽车 提供广泛的驾驶功能。
● 谈本土化战略:在中国完成全新的研发/生产
自1981年进入中国起,采埃孚一直在不断做深中国本土化,陆续在中国建设了近40个生产基地和200多个售后网点。据采埃孚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为采埃孚贡献了62亿欧元(近500亿人民币),占全球销售额17%,占亚太区销售额近80%。
站在入华第39年的关口,深耕本土化依然是采埃孚的既定方向,“在中国,为中国”是采埃孚为实践本土化战略喊出的新口号。
綦平称,“从一开始,采埃孚进入中国主要是卖零件,然后逐步实现本土化装配,再进入到‘国产化’,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德国完成研发,在中国只是做本土化生产。”不过,现如今采埃孚的本土化战略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中国市场发展迅速,规模也很大,对产品的要求不再满足于我是‘第二使用者’,必须要有全新的产品在中国完成研发和生产。”
从产业发展来看,无论是自动化、电动化还是网联化,中国都走在了行业前列,“更中国化”几乎是所有国外企业的共同诉求。站在采埃孚的角度来看,有一件事或许可以算是加深本土化的标志。在今年上海车展上,采埃孚将coPILOT(满足L2+自动驾驶需求)自动驾驶样车首次在中国进行全球首发。
采埃孚收购Apex.AI股份 加速软件业务发展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采埃孚官方获悉,采埃孚认为下一代出行车辆的智能化正加速向中央高性能计算机转移。采埃孚通过收购软件公司Apex.AI 5%的股份来加强其汽车软件业务,未来将开发基于Apex.OS元操作系统的软件解决方案。
在采埃孚软件定义汽车解决方案中,高性能计算机和软件发挥着核心作用。在下一代出行车辆的电子和电气架构中,它们将控制所有重要功能,并起到与汽车系统和外部世界连接的作用。
采埃孚中间件是一款开放的软件平台桥李,在车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其软件应用之间充当“桥梁”。中间件的关键功能是软件应绝消念用和他们之间的通讯并独立于计算机硬件。实际的软件功能,诸如自动驾驶,可以被架构在中间件上。
Apex.OS是源自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元操作系统,该系统最初是为机器人应用开发的。Apex.AI为汽车行业进一步开发了这款系统,并根据ISO 26262车辆功能安全标准获得了ASIL D认证。因此这款为高性能车载计算机打造的核心软件,包括相关软件开发工具包都是现成可用的,使得汽车制造商可以选择将有限人力更多并困地部署在其他领域,为终端客户提供显著差异化产品。Apex.OS可应用于所有类型车辆,如乘用车、自动驾驶出租车,接驳车和商用车,而不用考虑车辆的自动化程度。
Apex.OS是用新的C++编程语言标准编写而成的,这使得各个构件具有很高的可重复使用性。这种方法是Adaptive Autosar标准的替代通信框架,在汽车工业中广泛使用。采埃孚可以向其客户提供这两种方案供选择,这取决于各汽车制造商的偏好。
ES 2020:汽车出行有哪些亮点?不如先看看这篇剧透
CES采埃孚公布电动化、软件定义汽车、自动驾驶三大领域的解决方案,全称是国际消费电子展。自 1967 年之后,一直举办至今。
汽车和出行在这几年可以说是撑起采埃孚公布电动化、软件定义汽车、自动驾驶三大领域的解决方案了 CES 的半壁江山,而作为 20 年代的第一次,过两天即将开幕的 CES 在汽车出行板块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
这篇文章,GeekCar 带你提前预览一遍。
整车厂篇
宝马
在今年的 CES 展会上,宝马将带来一辆特别的 BMW i3——BMW i3 Urban Suite。它仿佛一个移动豪华酒店,可以让乘客在车内享受娱乐或专注工作。看图片能感受到,宝马工程师对标准款 BMW i3 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只保留了原有的驾驶席座椅和仪表台。
展位:LVCC, Silver 3 – Silver 3
奔驰
梅赛德斯-奔驰 12 月 16 日宣布,它将在 CES 2020 上首次发布其最新概念车。关于这款概念车,我们还没有更多信息,但是猜测很可能会是电动家族中的一员。
展位:LVCC, North Hall – 4631
丰田
即将开展的 2020 CES 电子展上,丰田计划展出多款重磅新品,在东京车展上展示的 e-RACER 概念车、e-4me 和 e-Palette 等,这次都会在 CES 电子展上亮相。
展位:LVCC, North Hall – 6919
本田
在这次展会上,本田将会展示一款全新的概念车。它可以在全自动驾驶渣此和半自动驾驶间自由切换,并且对驾驶员的种种细节作出反应。亮点在于它的方向盘,本田将油门和刹车移到了方向盘上。你向前推则加速,向后拉则减速。你甚至敲两下方向盘的顶部就能启动车型,感觉更像是操作智能手机。
展位:LVCC, North Hall – 7900
现代
现代汽车将在今年 CES 上,展示它们的未来移动出行战略。其中包括 PAV、PBV 概念车,以及将这两者更好配合的中央枢纽。
PAV 概念车(实际上是 Personal Air Vehicle 的缩写,可译为「私人飞行器」)其实更像是一架飞机,带有一对机翼和四个螺旋桨。它将与 PBV 专用车辆相结合,主要承担城市通勤方面的工作,以解决城市拥堵问题,节省人们的出行时间。
在现代汽车的设想中,PBV 和 PAV 都将是以电力去驱动,乘客可以在「立体中央枢纽」中进行转乘。其中 PBV 可以完全自动驾驶,用户输入地址就能直接到达目的地。虽然,目前现代汽车并没有透露未来出行愿景的更多细节,但据猜测该枣梁弊方案除客运外,还可能会涉及物流方面的服务。
展位:LVCC, North Hall – 5431
日产
在这次展会上,日产展示的产品将覆盖概念车、自动驾驶技术等等。
定位于轿跑 SUV 风格的日产全新概念车 Ariya,采用了之前 IMx 概念车的设计元素,同时也保留了日产 V-motion 前脸,整体设计更具力量感。
同时,日产还将带来 ProPILOT 2.0 版本,这套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实现与导航系统相连,可通过 360 度传感和三维高清地图数据实现精确车辆控制,实现高速公路单车道全自动驾驶。它也成为了世界上首个结合公路导航行驶与脱手单车道驾驶性能的辅助驾驶系统。
展位:LVCC, North Hall – 6211
FCA 菲亚特克莱斯勒
FCA 将在这次 CES 上发布最新的车载系统,系统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FCA 还将带来 Jeep 牧马人 PHEV 版本,这也是 Jeep 品牌电动化转型的第一步。
展位:LVCC, North Hall – 6319
拜腾
今年,拜腾将连续三年登陆 CES,这次将向世界展示 M-Byte 的外观内饰设计及用户体验。
展位:LVCC, North Hall – 8500
供应商篇
博世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是本次博世展示的亮点。博世这次带来了 3D 仪表和车内监控系统。相比于传统仪表,3D 显示屏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快捕捉视觉信息并减少注意凳族力分散;车内监控系统可以检测驾驶员状态,为安全驾驶提供冗余,同时可以提升驾驶舒适性和便捷性。
除此之外,博世还将展出其针对未来出行的巴士概念车。借助该概念车,博世展示其为汽车厂商和移动出行服务供应商提供的集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和个性化为一体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展位:LVCC, Central Hall -12401
大陆集团
作为 CES 的常客,大陆这次带来的是其针对未来出行的最新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车联网、数据与计算,自动驾驶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比如新一代 5G 车联网技术、蓝牙无钥匙进入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3D 广场显示技术中控台、智能车库停车等,各位可以去到现场亲自体验。
展位:Renaissance, Meeting Rooms – Ballroom I
法雷奥
法雷奥这次展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智慧出行领域,包括 VoyageXR 虚拟感知技术、Smart Cocoon 智能座舱等多项技术,这些都会在其 Demo 车上进行演示。
展位:LVCC,CP -17
采埃孚
「采埃孚将成为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是这家传统供应商写在自家公众号的一句话。所以大概也能猜到采埃孚的展示内容——软件相关。这次 CES 上,采埃孚将通过「cubiX」展示其在软件开发领域的愿景:cubiX 是一款软件组件,它从整个车辆收集传感器信息,并为底盘、转向、制动和传动系统中主动系统的优化控制做好准备。cubiX 将不依赖于指定供应商,它可以支持采埃孚及第三方提供的零部件组件。
除此之外,采埃孚还将展示其针对自动驾驶开发的综合系统、集成式安全系统(如:安全人机交互驾驶舱),以及各种人工智能赋能的软件和出行产品。
展位:LVCC, North Hall -3931
安波福
安波福这次将会展示其 SVA 智能汽车架构,它包括动力数据中心(PDC)、数据主干网以及中央计算集群,相比于传统架构,这套架构可以降低系统复杂性同时降低成本,提供足够高的安全冗余。
展位:Beach Lot – Beach Lot
伟世通
伟世通展示内容集中在座舱电子技术上,包括全数字仪表和多屏显示模块、业界首款座舱域控制器、增强的 L2+级自动驾驶安全域控制器以及高度扩展性的 Android 屏显娱乐系统。
展位:LVCC, CP -13
佛吉亚
佛吉亚这次展示内容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以及新能源(主要是燃料电池)两大领域,包括来自新组建的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业务部、佛吉亚与米其林组建的燃料电池合资公司以及与微软战略合作的最新技术成果。同时在现场,佛吉亚提供各种搭载自家技术(比如沉浸式声音技术、ADAS 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的测试车,在现场的朋友们可以体验一下。
展位:LVCC CP -3 PL -3
英特尔-Mobileye
在这次 CES 上,Mobileye CEO 兼英特尔高级副总裁 Amnon Shashua 将继续分享 Mobileye 的发展策略以及新的动向。
展位:LVCC, North Hall -7506
地平线
这是地平线参展的第四年。这次 CES 上地平线展示的内容主要有三个:发布 Matrix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新一代版本;携合作伙伴联合展示边缘 AI「芯」生态,向观众展示征程二代赋能的 ADAS、自动驾驶、众包高精地图、车内多模交互等多个合作落地方案;第三,公布与多个国际顶级 Tier1 的合作,解读地平线的赋能战略 。
展位:LVCC,SOUTH HALL Booth 26026 NORTH HALL Booth 8328
未来黑科技 Futurus
这是国内一家专注于汽车显示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的高科技公司。这次 CES 上,Futurus 将展出混合现实全景显示器,这款产品获得了 CES 2020 创新奖,除此之外,Futurus 还将展出混合现实光场显示器、全息 AI 助理、物理结构极致小的紧凑型标准 HUD 等不同产品。
展位:LVCC,North Hall -3134
速腾聚创
这次 CES 上,速腾聚创将携最新版 RS-LiDAR-M1 智能固态激光雷达亮相。按照官方说法,M1 结构精简,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稳定可靠、易于生产制造等优点,满足自动驾驶车规级量产要求。值得一说的是,这款激光雷达还获得了 CES 2020 创新奖,这也是速腾聚创第二次获得该奖项。
展位:LVCC,North Hall Booth -6138
小结
以上就是极客汽车整理出来的本次 CES 2020 与汽车相关的精彩看点,我们的前方报道团也已经到达了拉斯维加斯,接下来几天,我们将会全面关注今年的 CES,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现场报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将于年底建成/一期投资7亿 采埃孚广州技术中心正式动工
易车讯 日前,从采埃孚官方获悉,其在中国的第四家研发中心—采埃孚广州技术中心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采埃孚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布局进一步完善,快速服务本地客户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广州技术中心项目一期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将于2022年底建成,2023年正式投入运营。完历宴枝全建成后,规模达到千人以上,配备多种先进实验室和软、硬件测试环境,同时配备一个可进行高速、动态和自动驾驶场景测试的试车场,该技术中心将与其他三个研发中心实现互补。
作为采埃孚在中国的第四个研发中心,同时也是采埃孚在华南地区的祥桥首个研发中心,采埃孚广州技术中心具备核心工程技术研发能力,将依托集团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人才,聚焦软件开发、机电一体化设计、系统集成等核心能力,为本地客户提供采埃孚全面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主动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自动驾驶、电驱动系统等技术解决方案。
采埃孚方面表示广州技术中心标志着采埃孚在中国研发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未来将持续在中国投资。而华南地区是下肢敏一代出行大趋势下国内汽车研发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建立本地研发和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与客户的沟通效率,更快更好响应和满足他们的多元需求。
目前采埃孚已经在中国20多个城市布局了近50家生产企业和四家研发中心,未来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增强创新开发能力,推动数字化制造,持续关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