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第一财季营收13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下降55%(快看惠普第一财季营收156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8% )

本文目录一览:

有关惠普康柏电脑的来历

惠普和康柏经过接近一年的“联姻”, 在2002年5月7日随着惠普公司CEO菲奥莉娜(Fiorina)的一声宣布,康柏和惠普正式合二为一,成立了新惠普公司。合并后新惠普在规模上基本接近了IBM。半年之后,人们对惠普与康柏合并能否成功存在着猜测和质疑,但是半年之后新惠普在市场上的杰出表现却让世人震惊和喜悦。惠普和康柏的合并也代表着全球IT产业的大势走向。

惠普(HP)和康柏(COMPAQ)是新惠普的前身。惠普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以“大节点”技术和“安腾”闻名,所谓大节点就是单节点以SMP(对称多处理器)的形式提供高性能计算,最多可以提供64个CPU的巨型机;安腾是HP和Intel共同研发的一款高端处理处理芯片,它强大的浮点运算和显示并行指令运算功能,为高端服务器提供了杰出的性能。而Compaq是集群技术的精英,它将较小的机器以集群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在确保高性能的同时,用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性能。

可想如果这两大技术融合之后,服务器的性能会有飞速的提高。因此菲奥莉娜对两家合并后的技术优势雄心勃勃,并且对公司的结构,运作,营销策略都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番改革。新的惠普公司主要有四个核心集团构成:企业系统集团(ESG),专业及支持服务集团(HPS),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IPG),信息产品集团(PSG)。 按菲奥莉娜的战略规划,惠普和康柏的技术融合后,新公司将在PC、服务器、中高端打印机领域称雄全球,在IT咨询及外包服务、数据存储领域也将具备挑战IBM、EMC霸主地位的实力。

为什么需要合并

曾经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其一,有人认为惠普和康柏正处于深度困境。两家公司的合并只是让其中的一家通过合并和裁员进行“安乐死”。但希望在于,合并后的公司将能够保留下彼此最好的产品。其二,惠普和康柏目前并没有处于困境,只是希望能够更直接地与IBM、Sun进行竞争,并且坚信合并后的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以上两种观点并不完全,笔者看来公司合并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加强竞争实力。在当今IT业并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果断的向前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合并后Itanium、Unix/Linux、NT、开放资源、开放APIs等统一的市场标准会对经济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带来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和更多的商机。统一的标准可以使客户能够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购买产品。所以新惠普希望能够在合并后从市场标准方面赢得更大的消费团体。同时,合并后新惠普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在技术上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增加技术优势。新惠普希望在合并后能够充分利用惠普的“大节点”技术,康柏的Tru64集群技术,以及它们之间和Intel公司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步实现在技术上领先IBM,SUM公司。菲奥莉娜接受采访时曾说,“合并后新惠普公司能够处理业界领先的API,能够管理90%以上的各种不同的存储系统。”所以,新惠普会利用合并后的新技术开发出更加自动化,更加高性能的跨平台的企业系统。在帮助客户设计,部署,整合等方面比其他厂商更加有优势。

降低成本。在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同时,新惠普的主攻方向就是降低成本和基础设施的复杂性。新惠普利用两家公司的技术优势,减少交叉的产品,缩短重复产品的开发周期,精简人员,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合并后的阵痛

正如婴儿呱呱坠地之前,必有母亲的阵痛。新惠普的阵痛来自于公司本身,也来自于外部的竞争对手。

惠普和康柏两大公司都提供PC、服务器以及存储器等产品,双方各自的产品系列虽然不同,但是许多产品有重叠之处。其中。 NIX服务器以HP原有产品线为主体;Intel-based服务器以Compaq的产品线为主体。合并后不但内部的员工无所侍从,而且原有的顾客也会持观望的态度。

新惠普在高端的产品的发展战略上,会逐渐向低端市场倾斜。HP将逐渐放弃自家生产的PA-RISC、Alpha及Tandam为核心的服务器,而逐渐转向以Intel的Itantium processor family(IPF)为核心。由于刚刚合并成功,新惠普面临Sun及IBM的强力的竞争,由于这两大供货商的客户基础相当的稳固,同时产品亦有一定的口碑,因此HP以其Intel为核心的产品并不易在短期间获得太大的成果。而且合并后,康柏中的Digaital公司也所剩无几。

合并的一大目的就是要减少开支,并且新惠普把减少的开支作为衡量合并成功的标准。新惠普公司宣布,公司初期的目标是在2004年之前省下25亿美元的成本。要节省这样一笔开支免不了需要大量的裁员。从合并之初宣布的1.5万人,现已达到1万7,900人。对于中国新惠普来说,要在合并之初的两年内裁员1.5万。新惠普员工面对随时可来的裁员,工作压力非常大。

惠普和康柏的合并也免不了公司文化的融合和统一。环境的“陌生化”使员工缺少归属感。公司文化的冲突会给每个员工带来心里上的失落。例如,惠普公司是先想好以后,再按部就班地做,而康柏是先去做,做后再改。因此如何让员工找到自己的位置,快速的融入新惠普中去,是新惠普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成果

虽然合并之初困难重重,但是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内,新惠普易已经向世人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财务

2002年第2季度,IDC亚太区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凭借强劲销售势头,惠普与康柏的收入总和在上一季度中猛然跃升至市场首位。IDC数据还证明了惠普在亚太区UNIX服务器市场收入中的霸主地位,其上一季度亚太区的市场份额达到33.3%。2002年第二季度亚太区UNIX服务器市场的总收入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1.5%,从6.02亿美元增加到6.71亿美元。惠普在亚太地区的UNIX服务器收入增长率达到23.1%,是第一季度的两倍。

2002年第3季度,Gartner Dataquest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惠普公司以30%的市场份额,雄踞全球服务器市场榜首,并高出排名第二的厂商10个百分点之多。与此同时,在产品发货量方面,惠普本季度的产品发货量超过上一季度,增长率高出全球平均水平。

惠普最新第4财季报告发布,惠普在第4季度的赢利额几乎达到 了去年同期的4倍,销售额也大幅攀升。来自惠普的财季报告显示,第四季度的净赢利为3.9亿美元,每股收益13美分,而去年同期的这些数字仅为9700万美元和5美分。

截至目前,在全球高性能计算市场占有43%的销售份额,在业界排名第一。在11月14日由劳伦斯-伯克利(Lawrence Berkeley)实验室和曼海姆大学(Mannheim)联合发布的最新版本的全球最快500台超级计算机排名目录中,惠普取代IBM占据了第2和第3的位置,并在总体席位中占据138席,数量上已经超过IBM。而在中国TOP50高性能计算排行榜中,由惠普负责安装、实施的各类应用方案在50个席位中就占据了23席,遍布各商业应用领域,处于绝对优势。

根据Gartner 7月份的数据统计,惠普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约是15.5%,而戴尔则是14.9%。合并后的惠普已一跃成为PC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在惠普随后发布的财务报告中显示:惠普公司的营业额165亿美元,毛利率增长到25.7%。值得关注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其运营成本下降了10%,相当于节省了4亿美元。

合并后的惠普存储在业界拥有多项第一:磁盘存储系统第一,外部存储系统第一,磁带机市场第一,存储区域网络市场第一,虚拟存储技术市场第一。

新文化的融合

两家公司针对自己的优势,做了不同的整合。

在商用PC品牌上方面,新惠普公司采用了“Compaq Evo,惠普出品”的品牌策略。康柏成为产品品牌,惠普成为公司品牌。

原惠普商用PC以外观稳重、性能稳定著称;而原康柏产品则以感性的设计和创新的理念取胜。新惠普研发部门考虑到康柏商用PC在全球的认知度相当理想,所以新的商用PC将在相当程度上向着时尚创新的原康柏的设计方向靠近,同时将惠普性能稳定的特点融入其中,使产品具备了两家之所长。

惠普和康柏以优质服务引以为荣,所以新惠普继续延续了“金牌服务“的理念。新惠普集中了原惠普和康柏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程师,不仅服务人员比以前多了1倍,而且在服务网点覆盖面方面也得到快速的提升。服务方面,制定了PC主机3年免费现场维修、VIP用户4小时故障响应制度。

合并的启示

IT行业经过的泡沫经济后,逐渐进入了高发展,高支出,高重复的运作方式。在竞争激烈的IT行业,任何公司在运作中,必须减少重复的资源的建设;在合理资源组合的前提下,必须加快技术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机会淘汰竞争对手,使自己的企业有生存之地。商业巨头IBM,SUN便是很好的例子,它们单单靠自己的实力就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而HP和康柏选择了合并同类型行业这一种解决方案,在双方的品牌和资本独立的条件下,实现了优化资源的目的,优化资源的过程,为新惠普提供了更好,更宽的发展空间。新惠普面及160多个国家,十几万员工,600多亿美元的资本,它的合并对于商界意义远远超过了个人的得失和去留,也远远超过了单体公司的成败。

无论新惠普走向何方,但是,至少从目前来看,新惠普已经迈开成功的脚步。^_^

为什么现在笔记本都涨价了

听闻日前,宏碁全球副总裁暨台湾区营运总部总经理林显郎公开表示,由于近期面板、DRAM涨价,加上微软号称比Vista要贵的新操作系统Windows7即将推出,对于笔记本电脑成本造成不少压力,笔记本电脑正酝酿“逆势涨价”,同样是笔记本大家的华硕也呼应类似看法,华硕电脑营运长陈志雄表示,面板、DRAM涨价,笔记本即使不涨价,去年以来如溜滑梯般的产品单价下滑趋势也逐渐走缓。惯看经济危机中抱团过冬的遍野哀鸿,宏碁老总这涨价的呼声究竟是可怜的小女孩所剩不多的火柴还是猛士振臂一呼四方响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振聋发聩?H长久不怎么使用的脑袋再次热烈的转动起来了。 一大早饥肠辘辘的H路过一家包子铺,饱餐以后发现昔日只卖两块五一屉的杭州小笼包竟然已经涨价到了四块,包子老板说了包子的主要原料白菜、面粉和猪肉都涨价了。对此H除了骂一句“Very well”之余也只能老实买单。其实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就是骗下H这样的基本上从不接近菜市场的成功人士、OFFICE白领,去冬今春全国白菜价格大跌,在白菜种植大省山东,一分五/斤无人问津(这是30年前的价格);即使在北京,批发价格也低于一毛/斤;在老人们光顾的早市,其价格不超过两毛;超市里的白菜价格是早市的两到三倍,这个价格已经是1979年的90倍左右。 2008年冬天的白菜价格不是常态事件,同样160%于两三年前的小笼包价格也不是常态。对于不是常态的经济事件,H向来是不多作考虑的。虽然小笼包依旧是早餐的主题,不过时代进步也带来的替代品数不胜数。笔记本其实地位也一样,涨价的说法作为上帝化身的用户必然有自己一杆秤去衡量评价。 经济寒冬到底有多冷 去年格林斯潘用一句“我错了”宣告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确存在无法避免的缺陷时,全世界已经深陷30年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海啸之中。与2000年时网络泡沫破裂不同的是,此次的金融海啸要延续多久目前尚难定论。再加上近一两年来,美元贬值,全球经济衰退,股市动荡,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浮后暴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这类天书梵语一再缭绕,国内宏观调控增强,银行信贷紧缩,人民币升值,退税率下降,单位人工成本上升,环境恶化与绿色环保的冲突等各种发展中的问题纷纷涌现…… 联想集团交出的2008/2009财政年报成线单,全年净亏2.26亿美元,不仅是联想史上最大亏损,也是其10年来首次全年亏损。这也的确是目前PC行业“寒冬”的真实写照。不仅联想,从去年开始,几乎全球所有的PC巨头都陷入了增长放缓、利润下滑的泥沼。 华硕电脑公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净损27.98亿台币(约合8224万美元),与市场预估的净损28.8亿相近,为公司成立19年来首次亏损。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的新台币72.3亿元下滑93.7%。 联想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宏碁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营收约合35.4亿美元,净利润602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31.2%。 全球PC老大惠普今年第二财季(2月1日~4月31日)净利润下滑17%,其中主要负责PC业务的个人系统集团营收为82亿美元,同比下滑19%,运营利润为3.74亿美元,同比下滑也超过了30%。 方正科技公布2008年财年净利润下滑超过40%、七喜电脑2008年财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71%,甚至连国产PC龙头——联想也对接下来的发展表示担忧,其CEO杨元庆透露联想下季度在中国的业务可能首次出现负增长。 受到下游厂商的波及,连处理器巨头英特尔今年一季度的营收也同比下滑26%,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55%之多,金融危机的冲击力如此之强,已经超出了业界的预料。 仔细研究下联想的财报,数据显示:在2008/2009财年里,集团全球销售额149亿美元。其中今年1月~3月的第四财季亏损就扩大为2.64亿美元,这是导致财年全年亏损2.26亿美元的重要原因。这背后最大的黑手当然是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消费者需求疲软。说现在是有史以来最黑暗最糟糕的时期其实不算过分。 上游供应链价格上涨? 笔记本产品的硬成本比如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面板还有因为版权意识日益明确而额外的OS授权费用等等,不同于很多的山寨产品,国际大厂其实在笔记本外观和内部的材质和架构的设计上还会投入巨额的成本。就是著名狗不理包子和一般的路边摊包子主要区别,不过面粉、肉馅等硬成本,只要是卖包子的都不能回避,但这究竟是否是涨价的充分必要理由呢? 悄悄地H也了解到过,内存、硬盘都在涨价,只是涨幅都在5%以下,暂时来说不会对PC造成太大的影响。据了解,液晶面板接近30%的单一零件成本是电脑整机中成本最高的,如果上游对液晶面板涨价的幅度达到20%~30%,那么有可能会给品牌厂商增加成本压力。

惠普与康柏是什么关系啊?

惠普和康柏经过接近一年惠普第一财季营收13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下降55%%的“联姻”惠普第一财季营收13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下降55%, 在2002年5月7日随着惠普公司CEO菲奥莉娜(Fiorina)的一声宣布,康柏和惠普正式合二为一,成立了新惠普公司。合并后新惠普在规模上基本接近了IBM。半年之后,人们对惠普与康柏合并能否成功存在着猜测和质疑,但是半年之后新惠普在市场上的杰出表现却让世人震惊和喜悦。惠普和康柏的合并也代表着全球IT产业的大势走向。

惠普(HP)和康柏(COMPAQ)是新惠普的前身。惠普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以“大节点”技术和“安腾”闻名,所谓大节点就是单节点以SMP(对称多处理器)的形式提供高性能计算,最多可以提供64个CPU的巨型机;安腾是HP和Intel共同研发的一款高端处理处理芯片,它强大的浮点运算和显示并行指令运算功能,为高端服务器提供了杰出的性能。而Compaq是集群技术的精英,它将较小的机器以集群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在确保高性能的同时,用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性能。

可想如果这两大技术融合之后,服务器的性能会有飞速的提高。因此菲奥莉娜对两家合并后的技术优势雄心勃勃,并且对公司的结构,运作,营销策略都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番改革。新的惠普公司主要有四个核心集团构成:企业系统集团(ESG),专业及支持服务集团(HPS),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IPG),信息产品集团(PSG)。 按菲奥莉娜的战略规划,惠普和康柏的技术融合后,新公司将在PC、服务器、中高端打印机领域称雄全球,在IT咨询及外包服务、数据存储领域也将具备挑战IBM、EMC霸主地位的实力。

为什么需要合并

曾经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其一,有人认为惠普和康柏正处于深度困境。两家公司的合并只是让其中的一家通过合并和裁员进行“安乐死”。但希望在于,合并后的公司将能够保留下彼此最好的产品。其二,惠普和康柏目前并没有处于困境,只是希望能够更直接地与IBM、Sun进行竞争,并且坚信合并后的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以上两种观点并不完全,笔者看来公司合并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加强竞争实力。在当今IT业并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果断的向前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合并后Itanium、Unix/Linux、NT、开放资源、开放APIs等统一的市场标准会对经济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带来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和更多的商机。统一的标准可以使客户能够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购买产品。所以新惠普希望能够在合并后从市场标准方面赢得更大的消费团体。同时,合并后新惠普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在技术上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增加技术优势。新惠普希望在合并后能够充分利用惠普的“大节点”技术,康柏的Tru64集群技术,以及它们之间和Intel公司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步实现在技术上领先IBM,SUM公司。菲奥莉娜接受采访时曾说,“合并后新惠普公司能够处理业界领先的API,能够管理90%以上的各种不同的存储系统。”所以,新惠普会利用合并后的新技术开发出更加自动化,更加高性能的跨平台的企业系统。在帮助客户设计,部署,整合等方面比其他厂商更加有优势。

降低成本。在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同时,新惠普的主攻方向就是降低成本和基础设施的复杂性。新惠普利用两家公司的技术优势,减少交叉的产品,缩短重复产品的开发周期,精简人员,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合并后的阵痛

正如婴儿呱呱坠地之前,必有母亲的阵痛。新惠普的阵痛来自于公司本身,也来自于外部的竞争对手。

惠普和康柏两大公司都提供PC、服务器以及存储器等产品,双方各自的产品系列虽然不同,但是许多产品有重叠之处。其中。 NIX服务器以HP原有产品线为主体;Intel-based服务器以Compaq的产品线为主体。合并后不但内部的员工无所侍从,而且原有的顾客也会持观望的态度。

新惠普在高端的产品的发展战略上,会逐渐向低端市场倾斜。HP将逐渐放弃自家生产的PA-RISC、Alpha及Tandam为核心的服务器,而逐渐转向以Intel的Itantium processor family(IPF)为核心。由于刚刚合并成功,新惠普面临Sun及IBM的强力的竞争,由于这两大供货商的客户基础相当的稳固,同时产品亦有一定的口碑,因此HP以其Intel为核心的产品并不易在短期间获得太大的成果。而且合并后,康柏中的Digaital公司也所剩无几。

合并的一大目的就是要减少开支,并且新惠普把减少的开支作为衡量合并成功的标准。新惠普公司宣布,公司初期的目标是在2004年之前省下25亿美元的成本。要节省这样一笔开支免不了需要大量的裁员。从合并之初宣布的1.5万人,现已达到1万7,900人。对于中国新惠普来说,要在合并之初的两年内裁员1.5万。新惠普员工面对随时可来的裁员,工作压力非常大。

惠普和康柏的合并也免不了公司文化的融合和统一。环境的“陌生化”使员工缺少归属感。公司文化的冲突会给每个员工带来心里上的失落。例如,惠普公司是先想好以后,再按部就班地做,而康柏是先去做,做后再改。因此如何让员工找到自己的位置,快速的融入新惠普中去,是新惠普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成果

虽然合并之初困难重重,但是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内,新惠普易已经向世人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财务

2002年第2季度,IDC亚太区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凭借强劲销售势头,惠普与康柏的收入总和在上一季度中猛然跃升至市场首位。IDC数据还证明了惠普在亚太区UNIX服务器市场收入中的霸主地位,其上一季度亚太区的市场份额达到33.3%。2002年第二季度亚太区UNIX服务器市场的总收入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1.5%,从6.02亿美元增加到6.71亿美元。惠普在亚太地区的UNIX服务器收入增长率达到23.1%,是第一季度的两倍。

2002年第3季度,Gartner Dataquest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惠普公司以30%的市场份额,雄踞全球服务器市场榜首,并高出排名第二的厂商10个百分点之多。与此同时,在产品发货量方面,惠普本季度的产品发货量超过上一季度,增长率高出全球平均水平。

惠普最新第4财季报告发布,惠普在第4季度的赢利额几乎达到 了去年同期的4倍,销售额也大幅攀升。来自惠普的财季报告显示,第四季度的净赢利为3.9亿美元,每股收益13美分,而去年同期的这些数字仅为9700万美元和5美分。

截至目前,在全球高性能计算市场占有43%的销售份额,在业界排名第一。在11月14日由劳伦斯-伯克利(Lawrence Berkeley)实验室和曼海姆大学(Mannheim)联合发布的最新版本的全球最快500台超级计算机排名目录中,惠普取代IBM占据了第2和第3的位置,并在总体席位中占据138席,数量上已经超过IBM。而在中国TOP50高性能计算排行榜中,由惠普负责安装、实施的各类应用方案在50个席位中就占据了23席,遍布各商业应用领域,处于绝对优势。

根据Gartner 7月份的数据统计,惠普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约是15.5%,而戴尔则是14.9%。合并后的惠普已一跃成为PC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在惠普随后发布的财务报告中显示:惠普公司的营业额165亿美元,毛利率增长到25.7%。值得关注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其运营成本下降了10%,相当于节省了4亿美元。

合并后的惠普存储在业界拥有多项第一:磁盘存储系统第一,外部存储系统第一,磁带机市场第一,存储区域网络市场第一,虚拟存储技术市场第一。

新文化的融合

两家公司针对自己的优势,做了不同的整合。

在商用PC品牌上方面,新惠普公司采用了“Compaq Evo,惠普出品”的品牌策略。康柏成为产品品牌,惠普成为公司品牌。

原惠普商用PC以外观稳重、性能稳定著称;而原康柏产品则以感性的设计和创新的理念取胜。新惠普研发部门考虑到康柏商用PC在全球的认知度相当理想,所以新的商用PC将在相当程度上向着时尚创新的原康柏的设计方向靠近,同时将惠普性能稳定的特点融入其中,使产品具备了两家之所长。

惠普和康柏以优质服务引以为荣,所以新惠普继续延续了“金牌服务“的理念。新惠普集中了原惠普和康柏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程师,不仅服务人员比以前多了1倍,而且在服务网点覆盖面方面也得到快速的提升。服务方面,制定了PC主机3年免费现场维修、VIP用户4小时故障响应制度。

合并的启示

IT行业经过的泡沫经济后,逐渐进入了高发展,高支出,高重复的运作方式。在竞争激烈的IT行业,任何公司在运作中,必须减少重复的资源的建设;在合理资源组合的前提下,必须加快技术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机会淘汰竞争对手,使自己的企业有生存之地。商业巨头IBM,SUN便是很好的例子,它们单单靠自己的实力就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而HP和康柏选择了合并同类型行业这一种解决方案,在双方的品牌和资本独立的条件下,实现了优化资源的目的,优化资源的过程,为新惠普提供了更好,更宽的发展空间。新惠普面及160多个国家,十几万员工,600多亿美元的资本,它的合并对于商界意义远远超过了个人的得失和去留,也远远超过了单体公司的成败。

无论新惠普走向何方,但是,至少从目前来看,新惠普已经迈开成功的脚步

惠普宣布裁员6000人,大裁员会持续下去吗?被裁员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这样的大裁员还会继续持续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经济形势非常的不明朗,很多企业的利润下滑,这些企业为了更好的度过眼前的难关,就会尽可能的减少公司的开支,而裁员能极大的缩减成本支出,在后续几年经济可能还会更加的不乐观,所以裁员的人数还会继续增加,有很多员工将会失去自己的工作。

根据外国媒体报道,美国科技巨头惠普计划在三年内裁员6000人,惠普的负责人也表示之所以选择裁员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为未来的业务做好准备,而且也将会使企业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并且推动长期价值创造。除了惠普之外,推特、亚马逊等大型的科技公司也都开启了裁员计划,这些大企业都举步维艰,就更别提那些小的企业,很有可能在这个寒冬之中倒闭。

越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企业就会不断的缩减人力成本,一方面是企业的效益下滑,也不需要这么多员工,另一方面裁员是节省成本最好的方式,毕竟人力成本支出是企业最大的支出,特别是在这个经济极其低迷的情况之下,员工千万不要轻易的选择裸辞,要多学习一些工作技能,就算被裁员之后也能更好的找到一份工作。

有很多劳动者身上还有房贷与车贷,如果轻易的就失去自己的工作,那么可能会有极大的经济压力,所以大家在工作中千万不要选择摸鱼,一定要提高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只要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我相信这样的劳动者肯定也不会被开除,要多学习一些经验,拓宽自己的工作技能,不要给自己背上过高的负债,裁员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大家一定要有一种危机感。

打印机HPLaser MFP 136nm换墨粉怎么恢复

打印机HPLaser MFP 136nm换墨粉无法恢复

HP Laser MFP 136a属于惠普新款机器,并且这个芯片无法清零,由于是新机器,第三方耗材适配需要时间,暂时耗材比较贵。

惠普(Hewlett-Packard,简称HP)是一家信息科技(IT)公司,由威廉·休利特、戴维·帕卡德于1939年在美国帕洛阿尔托市联合创立。惠普旗下设有信息产品集团、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和企业计算机专业服务集团。1961年,惠普收购Sanborn公司,从而进入医学领域。后又收购三星电子公司打印机业务和游戏外设公司HyperX。2022年3月1日,惠普发布了2022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报告显示,惠普第一财季净营收为170亿美元,净利润为10.86亿美元。不计入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惠普第一财季调整后净利润为12.03亿美元。惠普正式发布了小尺寸可插拔式触控娱乐笔记本HP Pavilion11 x2,这款产品沿用可插拔式设计,最完美的PC平板二合一产品之一,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它可以在100%全功能笔记本与平板电脑两个模式下切换,只需将屏幕部分与键盘底座分离或连接。HP Pavilion11 x2屏幕尺寸为11.6英寸,支持十点触控操作;硬件方面,它采用英特尔Bay Trail平台硬件架构,从而在拥有更低功耗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更强性能。而在此基础之上,惠普也同样为这款产品保留了独有的智能双电池设计。在屏幕部分和键盘底座部分内各配有一块电池,可共同带来长达18小时的续航时间;接口方面,它拥有全键盘设计和包括USB 3.0、HDMI等在内的多个扩展接口。为了提升娱乐效果,HP Pavilion11 x2内置惠普独有的Beats Audio音效系统,可以提升用户在观看电影时的氛围与效果。它还配有前后双全高清摄像头,用户可以随意录制1080P全高清视频。

上一篇:中国电信:1月5G套餐用户数净增503万户,总数达2.73亿户(中国电信5g套餐一个月多少钱 )
下一篇:华为“造车”三选一,智选模式已取得一定效果(华为智选汽车什么意思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