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有没有类似《使命召唤》的单机游戏,可以推荐几个
1《使命召唤》。2018年是版本14,《黑色行动4》。暴雪旗下动视公司出品,现在可以在暴雪客户端下载。
2《荣誉勋章》是艺电公司对应的产品,最新2014年版本是《战士》,对硬件要求高,当年的主流电脑才可以。
3《战地》也是艺电公司的产品,2017年版本是《一战》,烧硬件,最大程度的真实化。
4《德军总部》2017年版本《新巨人》,科幻题材,操作简单,主要是剧情游戏。
5《量子破碎 》是remedy公司出品,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科幻题材,操作简单。
6《彩虹6号》《幽灵行动》与《使命召唤》操作都差不多,还有《武装突袭》难度较大。
扩展资料
荣誉勋章(英语:Medal of Honor),由美国政府根据1862年的美国国会法而设立的美国国家颁发的美国最高军事荣誉勋章 ,颁授范围面向美国武装力量所有分支的成员,包括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获奖者必须“在与合众国的敌人进行的战斗中,冒着生命危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英勇无畏精神” 。它的历史可追溯至1862年美国内战期间,迄今已颁发了3460次,最近一次在2016年。海、陆、空三军的成员皆有资格获颁这份荣誉,而每个军种授予的荣誉勋章各有其独特的设计。它由担任美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美国总统亲自颁发。
在荣誉勋章的授予证书上有“以国会的名义”(in the name of Congress),它常常被误称为“国会荣誉勋章”;事实上官方名称里并无“国会”二字。
第一人称系列动作游戏,自1981年问世以来,已经发展了五代,另有手机版本,分别是Castle Wolfenstein、Beyond Castle Wolfenstein、Wolfenstein 3D、Wolfenstein、WolfensteinPRG、Wolfenstein: The New Order。
在距离上集作品《Return to Castle Wolfenstein》达8年之久的今天,由知名游戏制作公司id Software和Raven Software联手打造而成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德军总部》,将再次让各位玩家感受最原始的感动。
《德军总部》故事接续在前作之后,当希特勒的僵尸大军统治世界梦碎以后,顶尖的德国科学家又发现了位于平行世界却不同时空的新能量来源“黑色太阳”。
要接触到黑色太阳,就必须穿越时空,进入可怕的“尸幕世界”──一个充满绿色基调而且残暴的空间。这里到处都是诡异的生物和不断呼啸而过的能量旋风,这里的生物有特殊的光环围绕,例如漂浮在地面上的“收集者”,就是一种混合著金属与血肉外观的蛆虫,专门在四处收集电能,如果把它打爆,还能够借此伤害现实世界中的敌人。武器选择方面与前作比起来则更为丰富,包含冲锋枪、无瞄准镜步枪、加德林机炮,和固定式机关枪等。但是随着游戏的进行,收集尸幕能量所转化成能源的高科技武器将会成为战斗的重心,例如能蒸发敌人血肉的重力枪等。
《德军总部》将于2009年8月18日在全球同步上架,游戏的PS3版本,PC版本和Xbox360版本将同时上市与游戏玩家正式见面。
日本一周游戏销量榜:《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稳第一
新一周的日本地区 游戏 销量榜已经公布,刚发售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毫无悬念的登顶榜首,其在发售两天内就在日本地区售出11.7万份,成绩斐然。
任天堂的另类健身RPG《健身环大冒险》位列第二,卖出6.4万份,SE的MMORPG《勇者斗恶龙10》新资料片“荆棘少女与毁灭之神”排名第3、4,其Switch版和PS4版占据了接下来的两个位置,分别卖出3.4万份和1.6万份。
但是DQ10的新资料片并不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勇者斗恶龙》 游戏 ,Switch上的《勇者斗恶龙11S》销量仍然排在第7位,卖出了1.1万多份。同时,《天外世界》也出现在了前十名中,尽管本作的首发销量令人失望,仅卖出1万多份,排名第八。
在主机方面,Switch的销量较上周下降了约1.5万台,本周销量超过5.4万台。同时,PS4保持稳定,销量超过7000台。
日本一周 游戏 销量榜TOP10(总销量)
1、PS4《使命召唤16:现代战争》11.767万份
2、Switch《健身环大冒险》6.4045万份(13.2542万份)
3、Switch《勇者斗恶龙10》“荆棘少女与毁灭之神” 3.4836万份
4、PS4《勇者斗恶龙10》“荆棘少女与毁灭之神” 1.6898万份
5、Switch《牧场物语:重聚矿石镇》1.6495万份(8.2688万份)
6、PS4《血污:夜之仪式》1.2156万份
7、Switch《勇者斗恶龙11S》1.109万份(41.2997万份)
8、PS4《天外世界》1.0659万份
9、Switch《我的世界》8628份(97.9444万份)
10、Switch《马里奥赛车8》豪华版 7865份(250.4429万份)
主机销量榜(上周销量)
Switch 5.4067万台(6.9438万台)
PS4 7422台(7362台)
Xbox One 81台(142台)
3DS 1241台(1110台)
PSV 23台(27台)
为什么玩暴雪的人总要说使命召唤是暴雪的
动视公司和暴雪公司在2007年12月2日宣布合并,所以一些暴雪公司的粉丝会说使命召唤是暴雪的,出于对暴雪的崇拜,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暴雪并未参与使命召唤之前版本(最经典版本)的制作。
公司合并
很多人担忧合并后暴雪的运行是否会受动视管理层的影响。对此,暴雪娱乐高层曾向玩家保证,合并后暴雪的管理上不会有任何改变,并且不会受到来自动视领导层的任何影响。迄今为止,尚无暴雪受到动视方面影响的确凿证据。
玩家们对此仍持关切态度,尽管对暴雪慢条斯理的开发步伐及频繁跳票的习性有所不满,但更难接受的是让暴雪牺牲质量加快开发速度以满足开发限期。
合并后,暴雪娱乐仍然作为公司的独立部门运营。有如下事实尽管微软向任天堂许下承诺,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Switch可以运行《使命召唤》:
1、动视和暴雪从来没有以动视暴雪身份出现在E3等国际大展(除科隆游戏展外)。
2、无论是动视公司还是暴雪娱乐,发行任何游戏都以各自商标为主。
3、合并后,动视公司与暴雪娱乐的高层几乎没有在公开场合一起出现过。
4、暴雪嘉年华在合并后一直只有暴雪娱乐,从来没有动视(Activision, Inc.)或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 Inc.)字样。
所以,2010年EA公关副总裁 Jeff Brown 就动视暴雪CEO 鲍比·考提克(Bobby Kotick)在媒体上公然挑衅做出尽管微软向任天堂许下承诺,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Switch可以运行《使命召唤》了回应:“尽管微软向任天堂许下承诺,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Switch可以运行《使命召唤》他的公司主要靠三个游戏系列:
一个是和尽管微软向任天堂许下承诺,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Switch可以运行《使命召唤》他毫无关系的网络幻想世界(指魔兽世界),另一个正在急剧没落(指吉他英雄),第三个正被鲍比考提克自己的狂妄摧毁(指使命召唤)。
2007年12月2日,动视与维旺迪游戏宣布合并,合并后更名为动视暴雪公司,并于2008年7月9日完成,总资金运转约为189亿美元。
扩展资料
早期历史
1991年,三名美国UCLA大学毕业生迈克·莫怀米(Mike Morhaime)、艾伦·阿德汗(Allen Adham)、弗兰克·皮尔斯(Frank Pearce)因为一个巧合的计算机密码JOE(陌生人)而相识相交,毕业后三人共同创建尽管微软向任天堂许下承诺,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Switch可以运行《使命召唤》了SiliconSynapse(硅与神经键)公司。
就在公司成立之初的91年,当时SiliconSynapse用4万美元开发经费以及4个月时间为超任(Super Famicom)开发出了一款名为《RPM赛车》(RPM Racing)的游戏。在推出《RPM赛车》之后一年,SiliconSynapse推出了发布于超任平台的第一款大制作;《失落的维京人》(The Lost Vikings)。
1994年登陆SFC平台的《超人:绝处逢生》(The Death And Return Of Superman)是首款以暴雪名义发布的游戏。将《星际争霸》移植到了任天堂的N64主机上。 而2002年暴雪宣称登陆NGC、PS2和Xbox的跨平台游戏《星际争霸:幽灵》在2006年暴雪宣布无限期推迟。
在当时,游戏公司开发一个产品并不需要庞大的费用,但回报率却相当丰厚。所以,一套《Warcraft(魔兽争霸)》就为暴雪赚得了足够的再生产资本。1995年,暴雪趁热打铁,推出了《Warcraft Ⅱ(魔兽争霸Ⅱ)》,获得了更大的成功,销量超过百万。
1996年,暴雪的第二个系列精品《Diablo(暗黑破坏神)》上市,18天卖出100万套;第二年,《Diablo: Hellfire(暗黑破坏神:地狱火)》上市不久很快卖出250万套。
到了1998年,暴雪已经是家大业大,财大气粗,为推出《Starcraft(星际争霸)》积蓄了雄厚的实力。《Starcraft(星际争霸)》上市之前,暴雪准备了100万套,刚一露面,等待已久的各国玩家便疯狂追捧,100万套三个月销售一空,成为当年全球最大销售量的游戏。
第二年,《Starcraft(星际争霸)》轰动韩国,在当地卖出100万套,韩国也因此成了《Starcraft(星际争霸)》的最大用户国。在全球游戏业,竞争之激烈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暴雪的游戏上市为什么都能卖得那么好呢?简单地说,暴雪的开发原则可以归结为一个词:“有趣”。
用玩家的话来说,暴雪的游戏具有深度耐玩性,几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把握其中的精髓。《星际争霸》玩上三个月的时间,一般来说只能初窥门径,钻研的空间非常大。暴雪公司在10年的时间内总共推出13部游戏(不包括资料片),其中“魔兽系列”占了多数。严格地说,只算暴雪最成功的三部系列游戏,平均三年磨一剑。暴雪的发展史就是这么简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动视暴雪-历史
发表评论